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鲁掌镇鲁祖村婚礼有什么习俗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鲁掌镇鲁祖村婚礼有什么习俗

1、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鲁掌镇鲁祖村婚礼有什么习俗

澜沧江上游居住的氐羌后裔,除了藏族,还有傈僳族、白族、怒族等 当地人都说,澜沧江的美人出在攀天阁,攀天阁的美人出在傈僳族。我老早就渴望去攀天阁拜访傈僳族。 攀天阁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位于澜沧江上游的原始森林。这片森林是云南最大的林区,名为“付洋花夺”(意为放牧人的棚子)。一天,机会来了,维西县木材公司李经理带我去森林参观。 这片森林主要树种是耐寒的冷杉和云杉,它们是当地人制作“猪槽船”(一种独木舟)以及文明世界制作钢琴的绝好木材。此外还有著名的红松,李经理告诉我们:“红松也被称为喜马拉雅红松,极为珍贵,木质比东北的红松还要鲜红。做棺材最为上乘,据说入地千年不腐。还销往日本做榻榻米。” 穿过森林,我们来到了攀天阁嘎子马村。村口道旁两排身着花得耀眼的傈僳族服装的姑娘犹如一条鲜花盛开的走廊。姑娘们一个个身材高挑,白里透红的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 傈僳族也是氐羌族群的后裔,在澜沧江流域的迪庆高原,有近10万人,大多居住于半山区,从事农业、药材采集和狩猎。 嘎子马村在一个山凹里,四周是茂密的大森林,风光十分壮美。这个民族最善跳舞,他们常说:“盐,不吃不行;舞,不跳不得。 歌舞是傈僳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上山打柴,下地干活总是歌舞相随,年节喜庆更是载歌载舞。在嘎子马村,我们的到来引发了傈僳族的热情。酒足饭饱,月上中天。在夜幕中,全村人聚在村中广场,男女老少手携手,一圈又一圈地将篝火团团围住,随着三弦的节奏,跺脚旋转,歌舞狂欢。 傈僳族的舞蹈称为“打歌”,远近闻名。“打歌”名目繁多,有“跳歌”、“锅庄”等。攀天阁地区的傈僳族的“打歌”称为“锅庄”。舞时,女人手拉手站成向内微弯的一排,男人则跟在后面。有一穿羊皮褂的老人弹着三弦领舞,另有多种乐器在旁伴奏。“锅庄”舞有多样跳法,其中,“快跳”最为精彩。人们用力踏地,高高跃起,踢腿举手,向前移动,口中随音乐轻喊。“快跳”一旦起舞就难以遏止,足踏声喊,数里可闻。 维西傈僳族跳“锅庄”时,家家户户还会将米酒搬到舞场,不时有人将酒端给舞者,边舞边饮,饮酒渐酣,歌舞更是疯狂。 傈僳族生活在澜沧江上游的深山老林之中,很少与外界接触。他们的主食是洋芋和玉米,物质享受是菲薄的。但是,他们乐观、豪放,对生活充满热情。这也许就是他们获得美丽的原因。 在一般人印象里,怒族,特别是独龙族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是最落后最贫困的,他们聚居在最边远的怒江大峡谷和独龙江峡谷,保留着刀耕火种、剽牛祭天、文面等历史遗迹和生活习俗。 在澜沧江边也有怒族和独龙族居住。但是他们能说傈僳话或白族话,服饰、民居、生活方式等都和当地其他民族几乎没有什么两样,而与怒江、独龙江边的已大相径庭。所以,当我们来到澜沧江畔惟一一个独龙族村寨——“俅扒卡”时,都有些不相信他们是独龙族。该村属维西县齐乐乡,有40多户人家。依山傍水的村寨前有水田,后有山地,种着水稻、苞谷、洋芋,家家养有牲畜鸡鸭。 维西县往南,则是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兰坪现在隶属怒江州,境内澜沧江两岸居住着众多氐羌族群后代,其中尤以居住在高山地带的普米族最为引人注目。 我们大汗淋漓地上到罗古菁村的时候,只觉山风劲吹,送来阵阵林涛和欢声。步入村寨,一打听,原来有一家普米族人正在办喜事。 婚礼已经进行到了最后的仪式——老人祝福:全寨子的老人都被请来了,坐在前排,他们不停地对跪在旁边的一对新人说着祝福的话、唱着古老的颂歌,并给新人一些钱。 在宴席的每一张桌子上都放着一碗红肉,就是用植物染料煮红的方块肉,是专门给贵客准备的。作为远方来的客人,我们不由分说成了贵客,人们不停地给我们夹红肉,吃得我们浑身打颤。 普 米族旧称西番,是羌戎的后代,热情而豪爽。如果到普米人家里做客,他一定会请你吃琵琶肉。琵琶肉制作时,猪宰杀后,要先去掉全部内脏、骨头,用盐巴和花椒腌在腹中,然后把猪皮缝合,最后成品形似“琵琶”,因而得名。普米族待客除了琵琶肉,还有酒。他们用牛角斟酒,或用竹管就酒坛吸饮 ,要让所有的客人都喝得酩酊大醉,才算盛情厚道。 普米族原本就是游牧民族,从古到今他们都敬狗,还传说狗是和人换过岁数的。所以,普米族孩子的成年礼要向长辈和狗磕头。 他们的婚礼有着比过年还热烈的气氛。晚饭之后,整个村寨彻夜不眠,人们在“打歌”,唱“玛达咪”,歌声一直飘到澜沧江上…… 值得一提的是,普米族世世代代居住在一座大矿山上。兰坪铅锌矿在澜沧江边乃至全国位居第一,并属世界10大铅锌矿之一。 我们在大峡谷深处遇到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他用小锤子敲击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他叫刘秉光,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员。从1958年起就来到澜沧江边。他说:“澜沧江是一个世界少有的大断裂谷,是一条地理分界线。澜沧江西岸,是锡的成矿带。东岸,则是一条黄金的成矿带,上游深山峡谷中的沙金被称为狗头金,有人淘到过重6公斤的一块沙金。下游的则是苞谷金,据说傣族妇女撮鱼都能撮到金子。” 刘教授说地质队找矿的时候常常依据当地老百姓的神话,“惠民地区的氐羌后裔拉祜族,传说他们的祖先在山上发现了一个大马蜂窝,用火烧了4个月,没有流出蜂蜜,流出来的都是羊血一样的水,凝固后,拉祜族用它打出了第一把犁头。后来就勘探出他们居住在储量10多亿吨的一座铁山上。”。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