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手抄报啊?小学一年级端午手抄报内容
1、有没有关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手抄报啊?
我国正在实施的15个野生动植物拯救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633662工程
(1)拯救大熊猫工程。大熊猫分布在4川、陕西和甘肃的狭小地带,野外种群数量1000只左右。目前川陕甘3省共建立了34个大熊猫保护区,总面积176万公顷。正在规划新建的保护区有28处;同时,加大了对大熊猫饲养繁殖和野外放归的研究。
(2)拯救朱鹮工程。朱鹮在20世纪60年代曾1度被认为已经灭绝。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7只繁殖群体,经过20多年的保护,现已发展到248只。规划建立2-3处异地繁育种群;再建2-3处人工繁育基地,使人工种群达到550只。
(3)拯救老虎工程。历史上曾有5个虎亚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目前仅存4个亚种,即华南虎、东北虎、孟加拉虎和印度虎,野外种群数量不足百只。规划重点加强15个现有虎保护区的建设;再建2处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建立4处种源繁育基地;进行野外放归试验,补充并扩大野外种群数量。
(4)拯救金丝猴工程。金丝猴有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主要分布于4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湖北7省区。目前已建立保护区30多处。规划再建3处人工繁育基地。
(5)拯救藏羚羊工程。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产动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已建保护区3处。规划在西藏、青海和新疆建立3处禁猎区。
(6)拯救扬子鳄工程。野外种群仅有几百条。经过努力,已经解决了扬子鳄人工繁殖等难题,现每年可人工繁殖1000至2000条。规划在原保护区的基础上,将周边适合扬子鳄栖息的2万公顷水域划入保护区范围;加强人工繁育,使年繁殖量达到6000至1万条。
(7)拯救大象工程。我国野生亚洲象约有200至270头,集中在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区。目前正在不断完善西双版纳和南滚河2处保护区的建设,扩大其面积;在保护区外约10万公顷的活动区建立保护站;建立亚洲象驯养繁殖中心。
(8)拯救长臂猿工程。我国有黑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白掌长臂猿和白颊长臂猿4种。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等省,野外种群数量不足500只。目前全国共有涉及长臂猿的保护区13处,面积60万公顷。规划扩建保护区2万公顷;在保护区外的栖息地建立12处保护站,建立2 个人工驯养繁殖中心。
(9)拯救麝工程。我国有原麝、林麝、马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5种,曾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大量捕杀和栖息地遭严重破坏,全国麝资源已由20世纪60年代的250万头下降到目前的 20万至30万头,主要分布范围减至13个省区,涉及保护区66处。规划在4川麝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建立4处禁猎区,面积60万公顷;建立2处麝的人工驯养繁殖基地。
(10)拯救普氏原羚工程。普氏原羚是我国特产濒危动物,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目前仅在青海湖周围有少量分布,数量300只左右。规划加强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建设,扩建保护区面积3万公顷;对周边约4万公顷的觅食、活动区进行强化保护,建立保护站 4 处;攻克普氏原羚人工饲养繁殖难题。
(11)拯救野生鹿类工程。重点加强海南坡鹿、麇鹿、梅花鹿、白唇鹿、驼鹿和马鹿的保护,加强13处保护区的保护能力建设,在保护区周边区域约1500万公顷的栖息地,建立140个保护站;建立6处人工繁育基地;开展人工驯养梅花鹿和麇鹿的野外放归。
(12)拯救鹤类工程。世界鹤类现存15种,我国有记录的有9种,其中黑颈鹤、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蓑羽鹤6种是繁殖鸟;现有鹤类保护区40多个,面积1000多万公顷。目前正在重点加强已有保护区建设,扩大其面积;在鹤类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建立保护站120处;建立5处人工繁育基地。
(13)拯救野生雉类工程。全世界有雉类183种,我国有49种,其中18种为我国特有。目前正在加大现有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准备在陕西再建1处保护区;在保护区外约100万公顷的主要分布区建立保护站。
(14)拯救兰科植物工程。兰科野生种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大多为珍稀濒危种类,约有60至120种正濒临灭绝。我国规划在兰科植物较为集中的区域和即将灭绝物种的原产地建立保护区和保护站;并建立8处禁采区;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乱采滥挖野生兰花,严禁野生兰花的市场贸易;还准备建立兰科植物易地保存物种基因库和兰花良种生产基地,开展兰科植物繁育技术研究。
(15)拯救苏铁工程。全世界苏铁科约60种,我国有18种,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4川、贵州、台湾等地。目前正在加强现有3个保护区的建设;并准备在贵州新建1.5万公顷的保护区;在其他苏铁重要分布区及原生地建立保护站;在云南、4川建立人工繁育基地。
2、小学1年级端午手抄报内容
。
3、手抄报:中国珍稀动植物怎么弄啊?
养是专业人士的活 我们外人哪懂 不过还是要知道怎么保护
(1)拯救大熊猫工程。大熊猫分布在4川、陕西和甘肃的狭小地带,野外种群数量1000只左右。目前川陕甘3省共建立了34个大熊猫保护区,总面积176万公顷。正在规划新建的保护区有28处;同时,加大了对大熊猫饲养繁殖和野外放归的研究。
(2)拯救朱鹮工程。朱鹮在20世纪60年代曾1度被认为已经灭绝。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7只繁殖群体,经过20多年的保护,现已发展到248只。规划建立2-3处异地繁育种群;再建2-3处人工繁育基地,使人工种群达到550只。
(3)拯救老虎工程。历史上曾有5个虎亚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目前仅存4个亚种,即华南虎、东北虎、孟加拉虎和印度虎,野外种群数量不足百只。规划重点加强15个现有虎保护区的建设;再建2处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建立4处种源繁育基地;进行野外放归试验,补充并扩大野外种群数量。
(4)拯救金丝猴工程。金丝猴有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主要分布于4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湖北7省区。目前已建立保护区30多处。规划再建3处人工繁育基地。
(5)拯救藏羚羊工程。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产动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已建保护区3处。规划在西藏、青海和新疆建立3处禁猎区。
(6)拯救扬子鳄工程。野外种群仅有几百条。经过努力,已经解决了扬子鳄人工繁殖等难题,现每年可人工繁殖1000至2000条。规划在原保护区的基础上,将周边适合扬子鳄栖息的2万公顷水域划入保护区范围;加强人工繁育,使年繁殖量达到6000至1万条。
(7)拯救大象工程。我国野生亚洲象约有200至270头,集中在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区。目前正在不断完善西双版纳和南滚河2处保护区的建设,扩大其面积;在保护区外约10万公顷的活动区建立保护站;建立亚洲象驯养繁殖中心。
(8)拯救长臂猿工程。我国有黑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白掌长臂猿和白颊长臂猿4种。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等省,野外种群数量不足500只。目前全国共有涉及长臂猿的保护区13处,面积60万公顷。规划扩建保护区2万公顷;在保护区外的栖息地建立12处保护站,建立2 个人工驯养繁殖中心。
(9)拯救麝工程。我国有原麝、林麝、马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5种,曾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大量捕杀和栖息地遭严重破坏,全国麝资源已由20世纪60年代的250万头下降到目前的 20万至30万头,主要分布范围减至13个省区,涉及保护区66处。规划在4川麝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建立4处禁猎区,面积60万公顷;建立2处麝的人工驯养繁殖基地。
(10)拯救普氏原羚工程。普氏原羚是我国特产濒危动物,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目前仅在青海湖周围有少量分布,数量300只左右。规划加强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建设,扩建保护区面积3万公顷;对周边约4万公顷的觅食、活动区进行强化保护,建立保护站 4 处;攻克普氏原羚人工饲养繁殖难题。
(11)拯救野生鹿类工程。重点加强海南坡鹿、麇鹿、梅花鹿、白唇鹿、驼鹿和马鹿的保护,加强13处保护区的保护能力建设,在保护区周边区域约1500万公顷的栖息地,建立140个保护站;建立6处人工繁育基地;开展人工驯养梅花鹿和麇鹿的野外放归。
(12)拯救鹤类工程。世界鹤类现存15种,我国有记录的有9种,其中黑颈鹤、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蓑羽鹤6种是繁殖鸟;现有鹤类保护区40多个,面积1000多万公顷。目前正在重点加强已有保护区建设,扩大其面积;在鹤类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建立保护站120处;建立5处人工繁育基地。
(13)拯救野生雉类工程。全世界有雉类183种,我国有49种,其中18种为我国特有。目前正在加大现有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准备在陕西再建1处保护区;在保护区外约100万公顷的主要分布区建立保护站。
(14)拯救兰科植物工程。兰科野生种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大多为珍稀濒危种类,约有60至120种正濒临灭绝。我国规划在兰科植物较为集中的区域和即将灭绝物种的原产地建立保护区和保护站;并建立8处禁采区;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乱采滥挖野生兰花,严禁野生兰花的市场贸易;还准备建立兰科植物易地保存物种基因库和兰花良种生产基地,开展兰科植物繁育技术研究。
(15)拯救苏铁工程。全世界苏铁科约60种,我国有18种,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4川、贵州、台湾等地。目前正在加强现有3个保护区的建设;并准备在贵州新建1.5万公顷的保护区;在其他苏铁重要分布区及原生地建立保护站;在云南、4川建立人工繁育基地。
4、100种蘑菇手抄报
香菇
香菇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是世界第2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1,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香菇是1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草菇草菇别称兰花菇、苞脚菇的,起源于广东韶关的南华寺中,300年前我国已开始人工栽培,在20世纪约30年代由华侨传入世界各国,是1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是世界上第3大栽培食用菌,我国草菇产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因常常生长在潮湿腐烂的稻草中而得名,多产于两广、福建、江西、台湾。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极美。金针菇金针菇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而得名,属伞菌目白蘑科针金菇属,是1种菌藻地衣类,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杏鲍菇杏鲍菇因其具有杏仁的香味和菌肉肥厚如鲍鱼的口感而得名,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1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市场上杏鲍菇产品比较多,常见的如百山祖菌菇小菜——杏鲍菇、杏鲍菇提取物、即食杏鲍菇小包装、还有独立包装的小包杏鲍菇等。双孢菇双孢菇是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1,肉质肥厚。菌丝银白色,生长速度中偏快,不易结菌被,子实体多单生,圆正、白色、无鳞片,菌盖厚、不易开伞,菌柄中粗较直短,菌肉白色,组织结实,菌柄上有半膜状菌环,孢子银褐色。原生于欧洲及北美洲,人类至少自古希腊时代起便开始食用,人工栽培则约始于17世纪的法国等地,现在则已经广泛在世界各地栽培。红菇红菇的子实体1般中等大,菌盖直径5~12厘米,初扁半球形后平展,幼时粘,无光泽或绒状,中部色深红至暗(黑)红,边缘较淡呈深红色,盖缘常见细横纹。菌肉白色,厚,常被虫吃。味道及气味好。菌褶白色,老后变为乳黄色,近盖缘处可带红色,稍密至稍稀,常有分叉,褶间具横脉。牛肝菌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云南省牛肝菌类资源丰富,主要有白、黄、黑、红牛肝菌。因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是名贵稀有的野生食用菌,为“4大菌王”之1,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几种。平菇平菇属于4极性异宗结合的食用菌,生活史与许多高等担子菌相似,由子实体成熟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从成熟的子实体菌褶里弹射出来,遇到适宜的环境长出芽管,初期多核,很快形成隔膜,每个细胞1个较平坦有序而浓密,无“黄梢”现象,长满数日后易出现老的菌皮,菌皮较紧而硬。鸡油菌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4大名菌之1,为真菌界鸡油菌目的子实体,子实体肉质,喇叭形,杏黄色至蛋黄色,菌盖宽3~9厘米,最出扁平,后下凹。菌肉蛋黄色,味美。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目、利肺、益肠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预防视力下降、眼炎、皮肤干燥等病。在我国已知的菌菇共350多种,其中人工栽培的就有30多种,常见有香菇、金针菇、平菇、猴头菇和竹荪等。据统计,平菇、香菇、金针菇是大家最常见。那么这些常见的蘑菇有什么不同的营养特点呢?下面我们1起来谈论下菌菇种类吧。
5、有没有关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手抄报啊?
我国正在实施的15个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
(1)拯救大熊猫工程。大熊猫分布在4川、陕西和甘肃的狭小地带,野外种群数量1000只左右。目前川陕甘3省共建立了34个大熊猫保护区,总面积176万公顷。正在规划新建的保护区有28处;同时,加大了对大熊猫饲养繁殖和野外放归的研究。
(2)拯救朱鹮工程。朱鹮在20世纪60年代曾1度被认为已经灭绝。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7只繁殖群体,经过20多年的保护,现已发展到248只。规划建立2-3处异地繁育种群;再建2-3处人工繁育基地,使人工种群达到550只。
(3)拯救老虎工程。历史上曾有5个虎亚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目前仅存4个亚种,即华南虎、东北虎、孟加拉虎和印度虎,野外种群数量不足百只。规划重点加强15个现有虎保护区的建设;再建2处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建立4处种源繁育基地;进行野外放归试验,补充并扩大野外种群数量。
(4)拯救金丝猴工程。金丝猴有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主要分布于4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湖北7省区。目前已建立保护区30多处。规划再建3处人工繁育基地。
(5)拯救藏羚羊工程。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产动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已建保护区3处。规划在西藏、青海和新疆建立3处禁猎区。
(6)拯救扬子鳄工程。野外种群仅有几百条。经过努力,已经解决了扬子鳄人工繁殖等难题,现每年可人工繁殖1000至2000条。规划在原保护区的基础上,将周边适合扬子鳄栖息的2万公顷水域划入保护区范围;加强人工繁育,使年繁殖量达到6000至1万条。
(7)拯救大象工程。我国野生亚洲象约有200至270头,集中在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区。目前正在不断完善西双版纳和南滚河2处保护区的建设,扩大其面积;在保护区外约10万公顷的活动区建立保护站;建立亚洲象驯养繁殖中心。
(8)拯救长臂猿工程。我国有黑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白掌长臂猿和白颊长臂猿4种。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等省,野外种群数量不足500只。目前全国共有涉及长臂猿的保护区13处,面积60万公顷。规划扩建保护区2万公顷;在保护区外的栖息地建立12处保护站,建立2 个人工驯养繁殖中心。
(9)拯救麝工程。我国有原麝、林麝、马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5种,曾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大量捕杀和栖息地遭严重破坏,全国麝资源已由20世纪60年代的250万头下降到目前的 20万至30万头,主要分布范围减至13个省区,涉及保护区66处。规划在4川麝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建立4处禁猎区,面积60万公顷;建立2处麝的人工驯养繁殖基地。
(10)拯救普氏原羚工程。普氏原羚是我国特产濒危动物,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目前仅在青海湖周围有少量分布,数量300只左右。规划加强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建设,扩建保护区面积3万公顷;对周边约4万公顷的觅食、活动区进行强化保护,建立保护站 4 处;攻克普氏原羚人工饲养繁殖难题。
(11)拯救野生鹿类工程。重点加强海南坡鹿、麇鹿、梅花鹿、白唇鹿、驼鹿和马鹿的保护,加强13处保护区的保护能力建设,在保护区周边区域约1500万公顷的栖息地,建立140个保护站;建立6处人工繁育基地;开展人工驯养梅花鹿和麇鹿的野外放归。
(12)拯救鹤类工程。世界鹤类现存15种,我国有记录的有9种,其中黑颈鹤、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蓑羽鹤6种是繁殖鸟;现有鹤类保护区40多个,面积1000多万公顷。目前正在重点加强已有保护区建设,扩大其面积;在鹤类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建立保护站120处;建立5处人工繁育基地。
(13)拯救野生雉类工程。全世界有雉类183种,我国有49种,其中18种为我国特有。目前正在加大现有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准备在陕西再建1处保护区;在保护区外约100万公顷的主要分布区建立保护站。
(14)拯救兰科植物工程。兰科野生种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大多为珍稀濒危种类,约有60至120种正濒临灭绝。我国规划在兰科植物较为集中的区域和即将灭绝物种的原产地建立保护区和保护站;并建立8处禁采区;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乱采滥挖野生兰花,严禁野生兰花的市场贸易;还准备建立兰科植物易地保存物种基因库和兰花良种生产基地,开展兰科植物繁育技术研究。
(15)拯救苏铁工程。全世界苏铁科约60种,我国有18种,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4川、贵州、台湾等地。目前正在加强现有3个保护区的建设;并准备在贵州新建1.5万公顷的保护区;在其他苏铁重要分布区及原生地建立保护站;在云南、4川建立人工繁育基地。
6、小年手抄报图片
1 小年手抄报图片:小年的基本介绍 小年并非专指1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2十3,南方地区是腊月2十4,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4”和“除夕前1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5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6,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1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节日由来 农历十2月2十3和2十4,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1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1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2十
3、2十4上天汇报,大年3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1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2十
3、2十4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2十4,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中国人民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是不足为信的。 时间差别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2十3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2十3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别。 在中国民间,小年有“官3民4船5”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2十3,百姓家的是腊月2十4,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2十5。 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2十3;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2十4;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2十5。 而南京地区是1个比较特殊的地区,这是因为在明代朱棣篡夺皇位后,实行了暴政。当时的百姓在永乐元年正月十5举行灯会,心里纷纷怀念朱允炆时代的宽政,场面赛过过年。因此在南京地区,元宵成了小年。西南云贵川地区和部分北方回民地区把正月初1作为大年夜,除夕就成了小年夜。 2 2年级小年手抄报图片:节日习俗 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2十3,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3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3] 另外,大年3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3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扫尘土 过了2十3,离春节只剩下
6、7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3羊(阳)开泰,2龙戏珠,鹿鹤桐椿(6合同春),5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2仙等等。 贴春联 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4海,家可达3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5谷丰登,6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1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1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2十7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1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2十7,婆姨汝子都洗脚。1个不洗脚,流脓害水7个月”的俗语。 婚嫁 过了2十3,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12。